血糖求“稳”不求低,血糖控制得好不好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就知道了!

来源: 医学论坛网 2023-03-06 浏览:409次

导语:众所周知,血糖求“稳”不求低。长期稳定的血糖不仅说明控糖效果好,还能规避不少并发症风险。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长期血糖水平控制的“金标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将HbA1c列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后,HbA1c彻底贯穿了糖尿病管理全程,从糖尿病的筛查、诊断、监测到并发症管理。HbA1c在管理当中至关重要,不可替代。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百姓健康电视频道CHTV联合医学论坛网采访了博慧斯生物医药科技,了解家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HbA1c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同血红蛋白结合的产物,与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成正比。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越高,与红细胞接触的时间越久,HbA1c就越高。

1、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

1.评估血糖控制达标

HbA1c值(糖化值)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可评估血糖控制是否达标。HbA1c正常值范围在4%~6%,HbA1c<7%,说明控制达标;HbA1c≥7%,说明控糖效果不好,则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2.预测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HbA1c是与并发症直接相关的一个指标。包括肾脏和视网膜细胞受损的微血管并发症,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类的血管受损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因此,HbA1c可预测慢性并发症。

HbA1c<7%,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较低,HbA1c≥7%,甚至达到8%或9%,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陡然增加。

3.高危人群筛查

对于尚未确诊糖尿病的人群,如年龄40周岁以上、有熬夜、肥胖、糖尿病家族史者、妊娠期糖尿病的高血压、高血脂、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等高危因素,均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测HbA1c,如果HbA1c>6.5%,提示血糖异常,需要倍加注意,以防发展为糖尿病。

2、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双剑合璧”

血糖值反映某一时间点的血糖浓度值,代表“微观”血糖水平;糖化值(HbA1c)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代表“宏观”血糖水平。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检测频率。血糖,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有时检测1次,有时检测4~7次。对于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控制目标为:空腹控制在7mmol/L以内,非空腹血糖浓度控制在10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2~3个月测一次,一般控制在小于7%。血糖控制达标之后,可每半年测一次糖化。

2.临床指导。临床调整治疗方案观察的是糖化值;调整降糖药、胰岛素的用药剂量,主要参考血糖值。

3.预测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与慢性并发症直接相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值<7%,基本可以规避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血糖和糖化同等重要,缺一不可。都需要定时、定期监测。

3、家里可以检测HbA1c?

近年来,HbA1c检测仪也陆续出现在药店和网络平台里,例如经典的博唐平血糖糖化检测仪系列,让患者足不出户,在家里即可实现全面、科学控糖。

1.如何选择好的家用HbA1c检测仪?

a.精密度和准确度。精密度反映了检测仪的重复性,用室内变异系数CV值代表,CV值越小,精密度越好。目前,国内博唐平家用的HbA1c检测仪已经实现<3%的精密度。准确度符合国家卫生部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

b.操作的便捷性。试剂需要常温存储,操作简单,有语音提示。检测仪容易清洁、保养。

c.完善的售后服务。厂家能提供及时周到的售后服务,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2.如何保证在家里也能准确检测HbA1c

a.操作规范。目前便捷的HbA1c检测仪也需要三步操作——加A液、加血、加B液,按照说明书或视频,严格完成每一个步骤。如:加液要垂直滴加,数量是两滴、三滴?加血时棉线吸血全红不留白等。都要根据说明书的要求。

b.定期校准。如果长期使用,建议三个月做一次HbA1c检测仪的校准和质控,联系对应厂家售后部门来获取如何做质控和校准。

c.试纸保存。试纸放在常温、干燥的环境保存,避免瓶盖长时间打开和空气接触,导致试纸吸潮,影响检测准确度。另外,使用前要检查试纸是否在有效期内。

4、患者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需求?

博慧斯生物高 级产品经理丁晓莹认为:“大家急需有定期进行血糖监测的意识。特别是糖化血红蛋白的定期监测,有助于长期血糖控制达标,并且可以预测并发症风险。因此,博唐平血糖糖化检测仪的性价比很高,平时当做血糖仪来用,每2~3个月测一次糖化,就能达到血糖管理的收益大化。目前,大家对于HbA1c监测的意识也逐渐加强,这是好现象。

近年来,大家对血糖仪的需求倾向于无创、无痛。由于HbA1c来自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因此HbA1c检测仪必须采全血。

对于企业来说,HbA1c检测仪重要的两点是‘更精 准、更简单’。‘更精 准’体现在HbA1c的检测值与参考值的偏差小。性能稳定是研发的难点,也是创新的要求。“更简单”即操作便捷,这是血糖、糖化检测仪的基本要求。”

“目前博唐平系列HbA1c检测仪基本上已实现了这两个要求,我们会持续精益求精,对产品性能和操作便捷性持续改进,让医生和患者有很好的抓手来管理糖尿病,远离糖尿病和并发症的困扰。”丁晓莹说到。

转载免责声明:新闻频道部分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出处所有,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传递市场信息,不做任何医疗诊断或投资建议。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要求,更正或删除有关内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

喝水不足会影响你的认知! 2023-04-03 379 喝水不足会影响你的认知! 南方医科大学证实:限时少吃,显著降低脂肪肝 2023-04-03 379 南方医科大学证实:限时少吃,显著降低脂肪肝 研究发现:饮食中摄入更多的镁,延缓大脑衰老预防痴呆 2023-03-28 384 研究发现:饮食中摄入更多的镁,延缓大脑衰老预防痴呆 甘蔗不要乱吃!小心中毒! 2023-03-27 387 甘蔗不要乱吃!小心中毒! 研究显示:地中海式饮食的人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可低23% 2023-03-16 398 研究显示:地中海式饮食的人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可低23% 多吃鱼会让大脑变得更聪明? 2023-03-13 400 多吃鱼会让大脑变得更聪明? 这种饮食习惯,让患癌和复发风险下降50%以上 2023-03-10 412 这种饮食习惯,让患癌和复发风险下降50%以上 肿瘤患者竟会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 2023-03-09 401 肿瘤患者竟会死于营养不良而非肿瘤? 生酮饮食或是一种促进疾病的饮食,增加心脏病、癌症风险 2023-03-08 405 生酮饮食或是一种促进疾病的饮食,增加心脏病、癌症风险 吃米吃面这两种不同饮食,哪个更容易胖? 2023-03-07 412 吃米吃面这两种不同饮食,哪个更容易胖? 无糖饮料诱发心脏疾病?追求“甜蜜” 还是适当 2023-03-06 413 无糖饮料诱发心脏疾病?追求“甜蜜” 还是适当 研究发现肠道细菌通过代谢物增强癌症化疗效果,为癌症的饮食干预奠定基础 2023-03-03 419 研究发现肠道细菌通过代谢物增强癌症化疗效果,为癌症的饮食干预奠定基础 火爆的零糖饮料其实并不健康,新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或增加心脏病风险 2023-02-28 411 火爆的零糖饮料其实并不健康,新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或增加心脏病风险 咖啡提的“神”不是供能,而是透支细胞能量 2023-02-27 408 咖啡提的“神”不是供能,而是透支细胞能量 禁食可能不利于抵抗疾病感染,并可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2023-02-27 405 禁食可能不利于抵抗疾病感染,并可能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通过调节肥胖相关肿瘤微环境,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2023-02-27 400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通过调节肥胖相关肿瘤微环境,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这些零食正在偷偷“摧毁”你的胰岛,尽量少吃! 2023-02-21 416 这些零食正在偷偷“摧毁”你的胰岛,尽量少吃! 经常吃外卖死亡率增加49%!爱做饭的人更长寿! 2023-02-21 409 经常吃外卖死亡率增加49%!爱做饭的人更长寿! 食欲素:治疗失眠、嗜睡问题 2023-01-30 434 食欲素:治疗失眠、嗜睡问题 大食物观促进 营养健康生活 2022-11-22 325 大食物观促进 营养健康生活 起源于中国的纳豆为什么在日本盛行 2022-11-15 352 起源于中国的纳豆为什么在日本盛行 健康饮食 身体健康 2022-11-13 313 健康饮食 身体健康 补钙适合哪些人群 该怎么补钙 2022-11-08 312 补钙适合哪些人群  该怎么补钙 跟着指南吃 关于健康的8个建议 2022-11-04 324 跟着指南吃 关于健康的8个建议 秋季来临 饮食很重要! 2022-09-02 386 秋季来临 饮食很重要! 恶性肿瘤患者吃什么提高免疫力? 2022-01-04 668 恶性肿瘤患者吃什么提高免疫力? 高糖食物、精致碳水食物是如何让你慢慢“发炎”的? 2021-12-13 720 高糖食物、精致碳水食物是如何让你慢慢“发炎”的? 4类食物吃得越多,这种癌越容易找上门 2021-12-08 690 4类食物吃得越多,这种癌越容易找上门 吃得少,活得久?晚年再吃“七分饱”,效果大打折扣! 2021-12-07 703 吃得少,活得久?晚年再吃“七分饱”,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利用癌细胞的这个“帮凶”,有效制裁癌细胞? 2021-12-07 693 如何利用癌细胞的这个“帮凶”,有效制裁癌细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