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肝豆状核变性 (别名:Wilson病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内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无特定人群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肝肺综合症,肝性脑病,帕金森病,多种抽动综合征,肝性脊髓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治疗目的是防止或减少铜在组织内蓄积,患者应终身治疗。开始治疗越早,预后越好。界期治疗可使症状消失。

1、促进铜排泄的药物

主要有青霉胺,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増加,最大剂量为每日20mg/kg,每日2~3次饭前半小时口服。首次服用应进行青霉索皮内试验,阴性才能使用,阳性者酌情脱敏试验后服用。青霉胺还可引起维生素缺乏,每日应补充维生素B610~20mg,每日3次。服用青寄胺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和24小时尿铜等的变化。

2、减少铜吸收的药物

常用锌制剂,服后大便排铜增加,减少体内铜的蓄积。常用制剂为硫酸锌,儿童用量为每次0.1〜0.2g,每日2~3次口服。年长儿可增至每次0.3g,每日3次。服药后1小时内禁食以免影响锌的吸收。重症患者不宜首选锌制剂。

青霉胺与锌盐联合治疗可减少青霉胺的用量,青霉胺每日7~10mg/kg,4~6个月后可用锌盐维持治疗。轻症者单用锌盐也可改善症状。两药合用时最好间隔2〜3小时,以免影响疗效。

3、低铜饮食

避免食用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肝、贝壳类、蘑菇、蚕豆、豌豆、玉米和巧克力等。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合作医生
王坚
王坚 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擅长: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抽动症、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等运动障碍病。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