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尿崩症 (别名:肾性尿崩症,尿崩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肾内科,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腰部
多发人群: 青壮年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缺水和缺钠,松果体瘤,脑室内出血,颅咽管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一、水剂加压素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水剂血管加压素5~10U皮下注射,作用可持续3~6小时。这种制剂常用于神智不清的继发于脑外伤,或神经外科术后起病的尿崩症患者的最初治疗。因其药效短,可识别神经垂体功能的恢复,防止接近静脉输液的病人发生水中毒。

二、粉剂尿崩症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鼻腔喷雾剂,使用一次可产生4~6小时抗利尿作用。在呼吸道感染或过敏性鼻炎时,鼻腔粘膜水肿,对此类药物吸收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和意识丧失的尿崩症病人,应皮下注射脱氨加压素。三、人工合成DDAVP(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esmopresssin),DDAVP增加了抗利尿作用而缩血管作用只有AVP的1/400,抗利尿与升压作用之比为4000:1,作用时间达12~24小时,是目前最理想的抗利尿剂。1~4μ皮下注射或鼻内给药10~20μg,大多数病人具有12~24小时的抗利尿作用。

四、其他口服药物具有残存AVP释放功能的尿崩症病人,可能对某些口服的非激素制剂有反应。氯磺丙脲可刺激垂体释放AVP,并加强AVP对肾小管的作用,可能增加小管cAMP的形成,但对肾性尿崩症无效。200~500mg,每日一次,可起到抗利尿作用。吸收后数小时开始起作用,可持续24小时。氯磺丙脲可以恢复渴觉,对渴觉缺乏的病人有一定作用。此药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按时进餐可必免发生低血糖。其他副作用还有可引起肝细胞损害、白细胞减少。双氢克尿塞的抗利尿作用机理不明。起初作用为盐利尿,造成轻度失盐,细胞外液减少,增加近曲小管对水份的再吸收,使进入远曲小管的初尿量减少,增加近曲小管对水份的再吸收,使进入远曲小管的初尿量减少,确切机理不详。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合作医生
刘红
刘红 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擅长:擅长甲状腺(甲亢,突眼,甲减,炎症,结节,妊娠期甲状腺异常等)、垂体(垂体瘤,尿崩症,月经紊乱)以及肾上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及其疑难杂症、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