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狐整形 > 医院资讯 >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当糖尿病、牙周病轮番来袭——控制血糖,提升口腔免疫力

呆狐整形 2024-05-17 06:11 分享 分享

当身体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等糖尿病症状时,随之而来的往往还有一系列口腔问题——刷牙出血、牙龈肿痛、牙齿松动等。糖尿病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口腔健康,同时还带来许多困惑:牙齿松动可以拔吗?拔牙后如何修复?是否可以种牙?

围绕“糖友”关于口腔健康的困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口腔外科主任医师徐袁瑾教授一一给出解答。

当刷牙出血时,牙周病已向“糖友”拉响警报

牙周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以牙龈出血为常见。徐袁瑾介绍,糖尿病和牙周病是互为因果、双向促进的两种疾病:一方面,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另一方面,牙周病也对血糖控制有着不良影响。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病的风险远超非糖尿病患者,而且糖尿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更差,一些代表牙周病严重程度的临床指标,比如牙龈出血、牙周袋深度、缺失牙数量等都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与此相对应的是,牙周病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的风险也是牙周健康者的数倍,牙周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等,都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

徐袁瑾提醒,由于牙周病和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对于“糖友”而言,维护牙周组织健康也是控制血糖的一项措施。但是,不少糖尿病患者会发现,即使已开始对牙周病系统治疗,该病仍然好转缓慢,难以稳定。

具体来说,这是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并伴有微血管病变、胶原蛋白代谢障碍,容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牙周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当“糖友”患牙周病后,常常迅速进展为中重度牙周病。徐袁瑾指出,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进展较快,牙槽骨破坏更严重,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同时,严重的牙周病又会反过来加重局部或全身的炎症状态,加重胰岛素抵抗,影响血糖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糖友”的牙周病治疗需要更长时间、更多耐心,即使短期治疗效果暂时不理想,也不能就此放弃,而是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治疗态度和措施。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口腔卫生,预防牙周病。徐袁瑾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平稳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牙周组织愈合环境,增强牙周组织免疫屏障能力,减少炎症产生。

二是控制牙菌斑。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及时清洁牙菌斑,是预防和控制牙周病重要的措施。牙周病的预防方法除了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之外,还需要每天使用牙线、牙间隙刷或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如有活动假牙,每天也要记得及时清洁,必要时辅以专用义齿清洁片。

三是定期口腔检查。定期检查,有助于口腔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友”需要至少每半年接受1次口腔检查,并定期洁牙,以去除牙齿表面的菌斑、色素和牙石,降低牙龈肿胀及刷牙出血的可能,减轻局部或全身炎症状态。而血糖控制不太稳定的“糖友”,则需在内科医师指导下调整方案,在牙科医生的建议下根据自身血糖控制状况制定牙周治疗计划。

当牙齿松动时——退一步治疗保留,进一步缺牙修复

随着糖尿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以来,牙齿松动也不再是老年人群的“专利”,越来越多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齿松动。糖尿病患者是如何从早期牙周病,发展到牙齿松动的?下一步,牙齿的去留该如何抉择?

徐袁瑾介绍,糖尿病患者的牙齿松动主要是由血糖升高导致牙周组织抵抗力下降,当受到细菌侵蚀、牙结石等长期刺激后,极易导致牙周炎症,局部牙龈发炎红肿出血,牙槽骨会发生吸收。此外,糖尿病性牙周病患者的牙槽骨有骨质疏松倾向,这意味着牙齿周围支持的“土壤”本身就不牢固,加之炎症刺激等,便可能出现牙齿松动的情况。

可见,当血糖控制不好时,便可能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对于松动程度不大的牙齿,可通过治疗尽量保留。如果松动程度较大,医生判定不能保留的牙齿,则需拔除。不过要注意的是,拔牙之前须控制好血糖,保证空腹血糖低于8毫摩尔/升。此外,拔牙前后均需口服消炎药,以预防术后感染;拔牙手术当天不能空腹。

徐袁瑾表示,糖尿病患者在拔牙3~6个月后可进行缺牙修复。目前缺牙有三种主要的修复方式,建议患者在控制血糖及牙周炎的情况下,根据自身情况加以选择。

第一种是固定修复。即“搭桥”,用缺牙旁边的天然牙齿作为“桥墩”,将人工材料制作的假牙粘接固定在“桥墩”牙齿上,比较美观、舒适,咀嚼功能恢复较好,患者无需摘戴,但要把缺牙旁边的天然牙齿磨小,活髓牙存在损伤牙髓的风险。如果口腔清洁卫生不佳时,“桥墩”牙后期发生蛀牙和牙周病的风险增高。

第二种是活动修复。即用口内剩余的牙齿、黏膜或牙槽骨作为支撑,制作患者可以自己摘戴的假牙,不用磨损或仅少量打磨天然牙齿。但此类假牙体积较大、戴入口腔内有异物感,需要患者每天摘戴、清洗,微笑、讲话时卡环等结构暴露也会影响美观。如果口腔清洁卫生不佳,周围的天然牙齿发生龋坏和牙周疾病的风险较高。

第三种是种植修复。即在缺牙部位直接植入人工牙根(种植体),在上方再制作人工牙齿(种植冠)。此类修复美观、舒适,通常无需患者摘戴,不磨损其他牙齿,咀嚼功能恢复较好,但需要手术操作,费用较高,治疗流程较长。

当决定种植牙时——全面评估口腔、骨量和血糖

当牙齿彻底脱落时,不少糖尿病患者倾向于选择种植修复。然而,作为种植牙相对的禁忌证,糖尿病会影响种植手术的成功率。对此,徐袁瑾特别指出,在控制血糖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实现种牙。

相对于传统的烤瓷桥和活动假牙,种植牙具有不少优点:一是不损伤邻牙。种植牙不对周围牙齿进行较大量磨削,不会损伤周围的健康牙齿。二是稳固持久。种植牙是将种植体植入骨头里,相较传统的固定及活动假牙,更为稳固持久。三是使用感好。较之活动假牙,种植牙使用起来异物感明显降低,咀嚼效率高,无需摘戴,舒服且方便;较之固定假牙,种植牙与周围牙齿不相连,易清洁。四是美观协调。种植牙外观接近天然牙,整体的协调美观性良好。

尽管种植牙的益处颇多,但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种植牙也存在较高风险:一是伤口愈合时间延长或愈合不佳。种植牙植入过程中会造成软硬组织的手术损伤,“糖友”若血糖较高,伤口愈合欠佳的风险会升高。二是感染风险。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口腔细菌容易滋生,种植体植入后炎症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如果不能稳定血糖,远期也易并发种植体周围疾病及口腔颌面部的感染。

在种牙之前,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如判断口腔卫生是否过关、骨量是否充足、血糖是否平稳等,同时也需要患者本人做好充分准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术前全身系统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空腹血糖、血压等),以确认是否患有心脏病史、过敏史等,排除使用双膦酸盐等特殊药物史;评估血糖水平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以判断是否适合做种植手术,同时提前服用消炎药预防感染;完善口腔检查,评估口腔情况,如果存在牙周病、龋齿等疾病,应提前治疗;放射学检查,包括X线片、锥形束CT检查等;术前禁烟禁酒。徐袁瑾强调,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空腹血糖低于8.8 毫摩尔/升,且保持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牙周健康时才可进行种植手术。

正常情况下,种植牙的寿命一般在40年左右。种植牙的寿命与医生、患者及生物材料三方面有关,种植修复的方案设计及生物材料的选择主要由医生进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控制不良容易引发种植体周围疾病,影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因此,要提高种植牙使用寿命,重要的是稳定控制血糖水平。此外,还应做到:重视日常口腔清洁护理,选择合适的清洁工具,如软毛牙刷、牙线、牙间隙刷和冲牙器等,学习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保持牙缝清洁,确保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避免吸烟,防止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加重种植体周围的炎症;避免用种植牙咀嚼过硬的食物;定期复查种植体及牙周情况,定期进行牙周序列维护和治疗,清除平时刷牙时无法清理的牙结石和牙菌斑。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相关新闻活动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