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翼状胬肉 (别名:攀睛,胬肉攀睛,鱼肉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眼科,五官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室外工作者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泡性眼炎,丝状角膜病变,匐行性角膜溃疡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1、用非甾体类抗炎眼药水以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在充血较重时可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为减少外界刺激可戴适当的变色镜。

2、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如胬肉为进行性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可行手术切除。

3、冷冻治疗:用-40℃的冷冻头接触胬肉头部及颈部,破坏其新生血管并使之萎缩。用于较小和较薄的翼状胬肉。

4、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翼状胬肉为进行性、肥厚且充血;②胬肉已侵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2)手术方法:翼状胬肉的手术治疗要求达到3个主要目的:安全地将胬肉切除干净;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避免复发。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要特别慎重。手术方法主要包括翼状胬肉单纯切除、头部转移法、暴露巩膜法,但复发率高,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自体结膜移植、羊膜移植术、局部使用丝裂霉素等降低复发率,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率最低,在1%~5%之间。必须对手术后病人进行定期复查、随访以观察有无复发体征。

5、术后药物治疗:虽然翼状胬肉在手术方法上曾进行多次的改进,但仍不能避免复发。Castroviejo曾报道复发率为25%~45%,自从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率大大降低。一般认为术后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对减低其复发率是有一定效果的。概括有以下几种方法。

(1)噻替哌:这是一种抗癌药物。方法是1∶2000(即15mg噻替哌溶在30mlRingers溶液中)的噻替哌眼液在术后5天开始应用,每3小时1次,连续8周;亦有人提出可以持续使用3~6个月。其作用主要在于抑制术后新生血管新生上皮细胞及新生结缔组织,阻止细胞核的丝状分裂,对预防翼状胬肉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2)丝裂霉素C眼液:这是一种抗增殖性药物,用以防治术后复发。术后滴用0.2mg/ml丝裂霉素滴眼液,3次/d,共7天,或2次/d,共5天,已足够维持低复发率,且较安全。

(3)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可能与新生血管有关,皮质类固醇可抑制炎症反应与角膜水肿,从而防止血管新生。使用时间可在角膜上皮缺损修复后,开始点用0.5%可的松眼液或0.025%地塞米松眼液,4次/d,持续6周。

6、物理疗法

(1)β射线照射:术后采用β射线照射对防止复发有显著疗效。手术后β射线照射,胬肉复发率可降至3.6%。最常用者90Srβ射线。采用的照射总量为2600R,分为术后第2天、拆线时及术后8~10天3次照射。若总剂量低于0.31C/kg(1200R)易复发。而剂量过高,超过1.29C/kg(5000R)则易发生辐射性白内障,故应予注意。

(2)激光治疗:用氩激光对准胬肉颈、体部血管进行光凝固,压强200~400mw,时间0.2~1.0秒,直径200μm,每次凝固点100~200个,凝毕眼部用0.5%可的松液或0.1%地塞米松液点眼。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合作医生
李瑾
李瑾 主任医师
眼科
擅长:各类结膜病、角膜病、干眼症、翼状胬肉、儿童上睑下垂、眶面裂、角结膜皮样瘤、眼外伤(机械、热、化学伤)和睑球粘连的诊断和处理。擅长眼睑肿瘤、上睑下垂、双重睑、眼袋等整形美容手术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