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别名:心内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风湿科,心内科
发病部位: 胸部
多发人群: 有瓣膜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的青壮年人群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肺栓塞,心包积液,脑膜炎,脑脓肿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1、血培养具有决定性的诊断价值,并为治疗提供依据。

2、常规及血清学检查

(1)血常规:常有进行性贫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偶为正常或偏低,有时可见中毒颗粒。

(2)血沉:约90%病例增高,如属正常,多不支持感染性心内膜炎。

(3)尿常规:半数病人有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肉眼血尿提示肾梗死,有时可见管型和大量蛋白尿,提示肾损害或合并免疫复合体肾小球肾炎。

(4)血片中寻找吞噬单核细胞:此细胞直径为20~30祄,胞浆中可含有细菌或各期退变的红细胞,有时也可见组织细胞或网状内皮细胞,上述细胞的增多表明网状内皮系统刺激过度。

(5)类风湿因子阳性:病程超过6周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约半数病例类风湿因子阳性,且与病情程度有关,此外,梅毒血清反应亦可阳性。

(6)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阳性:约90%以上患者阳性,常超过100mg/L(100祄/ml),可作为与非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败血症患者鉴别点之一,此外,尚可直接测定特异性病原体,包括直接测定抗体,如免疫沉淀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

4、超声心动图(UCG)检查:UCG能发现瓣膜上的赘生物,则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其赘生物检出率为70%~80%,敏感性90%,特异性89%;另一方面UCG未发现赘生物也不能排除感染性心内膜炎,这可能是因赘生物较小(直径<2mm),或赘生物的位置不易被超声束探及所致,此外与仪器分辨力差,回声密度的强弱以及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均有关,相反,多种情况诸如瓣膜钙化,疣状物,纤维化,肿瘤,血栓等亦可产生类似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回声,因此,UCG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必须结合临床全面分析,此外,UCG也难以判断赘生物内病原体是否存活,病灶是否活动,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M型UCG中赘生物呈绒毛状,蓬草状或熏烟状致密团块状回声,紧密地附着于瓣叶之上,赘生物可随心脏舒缩而活动,巨大赘生物有时可导致瓣膜狭窄或瓣口嵌顿,特别是后者可导致患者休克或突然死亡的原因之一,瓣膜本身活动多不受限制,二维UCG能看清团块状赘生物在心动周期中活动的全过程,估计赘生物的大小,位置,形状,活动度和赘生物的数目,从而提高了检出的敏感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UCG的间接征象包括瓣膜及其瓣下装置的破坏性改变,如腱索断裂,瓣叶穿孔破坏和连枷状瓣叶改变等,以及因瓣膜损毁所致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偶尔可见瓣周感染的征象,如二尖瓣环脓肿,室间隔脓肿,主动脉根部脓肿等,必须指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病程2周以内)常难以发现赘生物,因此对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追踪复查观察,以提高检出率。

5、放射性核素检查:如67镓(67Ga)心脏扫描,因67Ga可浓聚在心脏炎症和赘生物上,对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参考价值。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