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新生儿出血症 (别名:新生儿出血症,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血液科,儿科,营养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新生儿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消化道重复畸形,小儿消化性溃疡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一、发病原因:病因为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

1、维生素K储存量低:由于维生维生素K经过胎盘的通透性差,孕母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孕母维生素K只有10%可通过胎盘达到胎儿,胎儿维生素K贮量少,故婴儿出生时血中维生素K水平普遍较低,肝内维生素K储存量亦低,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低出生体重儿血中维生素K水平更低。

2、摄入不足: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15µg/L)仅为牛奶(60µg/L)的1/4,同时母乳喂养儿肠道菌丛产生维生素K也较少,初生母乳量又不足等等,因此,母乳喂养者发病率较牛奶喂养者高15~20倍,母亲饮食中缺乏维生素K,如绿色蔬菜,豆类,肝及蛋等,更至维生素K的缺乏。

3、合成不足:维生素K主要由正常肠道菌群合成,初生新生儿肠道菌群尚未建立,影响维生素K的合成,肠道炎症或口服抗生素等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致使维生素K合成不足。

4、其他:患儿有肝胆疾患,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因胆汁分泌减少,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加重维生素K缺乏,某些因素可促使维生素K不足的新生儿发生出血,比如母亲产前应用某些药物,如抗惊药,抗凝药(双香豆素),利福平,异烟肼等,妊娠或分娩过程发生合并症等,可加重维生素K缺乏。

二、发病机制:维生素K缺乏之所以导致出血,是由于某些凝血因子的凝血生物活性直接依赖于维生素K的存在,凝血因子Ⅱ,Ⅻ,Ⅸ,Ⅹ的谷氨酸残基需要经过羧化过程,它们的谷氨酸残基需羧化为γ-羧基谷氨酸,具有更多的Ca2结合位点,增加钙结合位点,才具有凝血的生物活性,这一羧化过程需要一种依赖于维生素K的羧化酶参与,故这4种凝血因子又名维生素K依赖因子,如发生维生素K缺乏,这4种凝血因子就没有活性,上述4种凝血因子只是无功能的蛋白质,不能参与凝血过程,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三级甲等 已收录 261 位医生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顾戴路805号
相关医生 更多
合作医生
杨庆南
杨庆南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
擅长:新生儿常见疾病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儿内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