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病毒性心肌炎 (别名:心肌炎,小儿心肌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内科,儿科,小儿心血管内科,小儿内科,小儿急危重症医学科,危重症科
发病部位: 胸部
多发人群: 40岁以下人群,儿童
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预防心律失常,预防心力衰竭,对症治疗
是否传染: 有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心肌炎,心包积液,心包囊肿,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包肿瘤,心绞痛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后痊愈,不遗留任何症状或体征。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部分患者经过数周或数月后病情趋地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扩大、心动能减退、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变化,此种情况历久不变,大致为急性期后心肌疤痕形成,成为后遗症。还有部分患者由于急性期后炎症持续,转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过数年或一、二十年后死于上述各并发症。各阶段的时间划分比较难定,一般可以6个月以内为急性期,6月至1年为恢复期,1年以上为慢性期。急性期不明确的慢性患者与心肌病难区分,据当前认识与已有证据,有一部分心肌病是由心肌炎演变而来。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春天要防心肌炎: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合作医生
帅海平
帅海平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擅长: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如各种心率失常、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内科治疗和手术指导
朱丽丽
朱丽丽 副主任医师
上海曙光医院西院 中医内科
擅长:各种心脏疾病,尤其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的调理
孙永宁
孙永宁 主任医师
上海市中医医院 心血管内科
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高血压和心衰、脑梗塞等的中医诊治;对胃炎、胃溃疡、咳嗽等消化和呼吸
王颖
王颖 副主任医师
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心血管内科
擅长:对于儿童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如川崎病、感染性心肌炎、心肌损害、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炎、高血压、心肌病、儿童常见心律失常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各种儿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川崎病,尤其是难治性的预测因素及进一步治疗方案的研究。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