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痱子 (别名:热痱红色粟粒疹,热痱,红痱,红色粟粒疹,白痱,晶形粟粒疹,脓痱,脓疤性粟粒疹,痱,汗疹,热疹,粟粒疹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皮肤性病科,皮肤科,儿科,小儿皮肤科,中医科,中医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多发人群: 婴幼儿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支持治疗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汗疱症,风疹,珍珠疹,麻疹,单纯性疱疹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依据汗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可分以下四种类型。

1、白痱:又称晶形粟粒疹(miliaria crystallina),汗液的溢出发生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故临床表现为针尖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周围无红晕,易破,一般无自觉症状。1-2天内吸收,留有细小脱屑。常见于卧床不起、体质体虚、大量出汗患者,好发于躯干和间擦部位。

2、红痱:又称红色粟粒疹(miliaria rubra),最常见,由汗液在棘层处汗管处溢出引起。表现为密集排列的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伴有灼热和刺痒感,多见于幼儿、家庭妇女、高温作业者,好发于腋窝、肘窝、额、颈、躯干、妇女乳房下等处。

3、脓痱:又称脓疱性粟粒疹(miliaria pustulosa),多由红痱发展而来。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尖大小浅在脓疱,细菌培养常为阴性。好发于皮肤皱褶处及小儿头颈部。

4、深痱:又称深部粟粒疹(miliaria profunda),汗液在表皮-真皮交界处汗管破裂溢出,表皮汗管常被反复发作的红排破坏,使汗液阻塞在真皮内而致病。皮损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性丘疱疹,出汗时皮损增大,不出汗时皮损不明显,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但常有代偿性面部多汗。一般无瘙痒,皮损泛发时可出现头痛、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多累及热带地区反复发生红排者,好发于颈部、躯干等部位。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