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老花眼 (别名:老视 )
疾病首页 相关视频 相关文章 相关医院 相关医生
就医指南
挂号科室: 眼科,屈光专科
发病部位: 头部
多发人群: 40岁以上人群
治疗方法: 配戴框架镜或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 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 无遗传几率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白内障,青光眼,远视,远视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
治疗费用:
展开
疾病简介 病因病理 病状体征 检查化验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用药 预防保健
展开

某些因素会使您更有可能发生老花眼,包括:

·年龄是老花眼的最大危险因素。40岁以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老花眼。

·患有某些疾病,例如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或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增加老花眼的风险。

·某些药物与老花眼症状有关,包括抗抑郁药,抗组胺药和利尿药。

随着人类年龄渐长,眼睛视近物的调节力便会逐渐下降。目前医学界并未能完全确定老花的成因,但一般相信主要是由于眼内晶状体的弹性随年龄而渐渐减低,观看近物时,晶状体弧度不足,未能把光线聚焦至视网膜。

老花眼开始的年龄与纬度有关,居住于热带地方的民众出现老花症状会较早,原因可能是与日照的多寡有关,接收到阳光中的红外线愈多,老花眼可能愈早发生。因此,居住于海边的民众亦会比山区居民较早出现老花症状。

老花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人在40岁开始都会面对,无论有没有近视或远视等屈光不正,都会感到难以聚焦阅读太近的事物,要拿远一点才可看清。老花眼的度数到60岁之后才会逐渐固定,最深约在300度左右。因此,40至60多岁的人,建议平均每2年检查一次,以取得最适合的度数。

发病机制

老花眼的原因是由于α-晶体蛋白水平降低而导致的晶状体硬化,这一过程可能因温度升高而加快,导致近点大于25厘米(或相当于小于4屈光度)。

在光学中,一个物体能被眼睛聚焦的最近点叫做眼睛的近点。在光学仪器的设计和光学器件(如放大镜)的特性描述中,通常假定标准近点距离为25厘米。

关于眼睛的聚焦机制是如何工作的,有一些混乱。例如,在1977年的书《眼睛和大脑》中,人们说晶状体被一层膜“zonula”悬挂着,该膜使晶状体处于紧张状态。通过收缩睫状肌来释放张力,使晶状体变得更圆,以便近距离观察。这意味着睫状肌,也就是在束带之外,必须是圆周状的,像括约肌一样收缩,以减缓束带向外拉在晶状体上的张力。这与我们的眼睛在聚焦无限时似乎处于“放松”状态这一事实是一致的,也解释了为什么再多的努力也不能使近视的人看到更远的地方。

在一生中,对近距离物体的聚焦能力会下降,从一个孩子20度左右的屈光度(50毫米外的聚焦能力),到25岁(100毫米)时的10度屈光度,到60岁时的0.5度到1度屈光度(只有1-2米的聚焦能力)。对于给定年龄的矫正患者,可以使用Hofstetter公式估算屈光度(D)的预期、最大和最小调节振幅:预期振幅(D)=18.5-0.3×(年龄单位:年),最大振幅(D)=25-0.4×(年龄单位:年),最小振幅(D)=15-0.25×(年龄单位:年)。

相关视频 更多
相关医院 更多
相关医生 更多
合作医生
秦冰
秦冰 副主任医师
眼科
擅长:专攻各类近视、散光、远视、老花矫正手术(全飞秒SMILE/FS-LASIK/LASEK/T-PRK等),为国内率先开展全飞秒手术专家之一。
相关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