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人护理?

2008-12-24 12:40:19 来源: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指骨组织肥到细菌侵袭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儿童骨生长最活跃时期,感染部位多在胫骨、股骨、肱骨及桡骨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症状、局部炎性表现、患肢功能障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治疗以积极抗炎、手术(开窗引流)为主,辅以全身与局部治疗。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恐惧;②躯体移动障碍;③自理缺陷;④高热;⑤营养不足;⑥有发生褥疮的危险;⑦有伤口引流不畅和逆行感染的可能;⑧潜在并发症--心肌炎、心包炎、肺脓肿;⑨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⑩知识缺乏:出院后自护知识。

  一、恐惧

  二、躯体移动障碍

  三、自理缺陷

  以上一~三均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四、高热

  相关因素:细菌霉素吸收。

  主要表现:寒颤,继而体温>39℃,伴烦躁不安、呕吐、谵妄与惊厥。

  护理目标:

  1 病人体温有所下降或接近正常。

  2 病人未发生高热。

  护理措施:

  1 配合医师尽快明确致病毒。

  (1)在寒颤高热期抽血培养,或初诊时每隔2小时抽血培养1次,连续3次,以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2)局部脓肿分层穿刺,及时送检标本行细菌培养加药敏的检测。

  2 根据药敏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1)注意配伍禁忌。

  (2)了解药物在血中的浓度和半衰期,合理安排用药时间。

  (3)观察药物有无变态反应、毒性反应及治疗效果。

  (4)警惕发生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和真菌感染的腹泻。

  3 对症处理:参照"骨科病人一般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重点评价:

  1 病人体温是否下降趋于正常。

  2 病人是否感觉舒适,无口腔炎等高热并发症发生。

  五、营养不足

  相关因素:

  1 潜在营养不良。

  2 病后营养不良。

  (1)机体代谢率增高:高热。

  (2)感染。

  (3)食欲不振。

  主要表现:

  1 食物摄入绝对或相对不足。

  2 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20%。

  3 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中围值均小于正常值的60%。

  4 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低于正常。

  护理目标:

  1 病人能摄入足够的营养食物。

  2 病人营养状态有所改善。

  护理措施:

  1 与病人及其家属一起寻找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以便改善营养状态。

  2 了解病人的进食习惯,包括喜好的食物、口味及进食时间等。

  (1)尽量选择适合病人口味的食物,小儿多食酸奶。

  (2)鼓励少食多餐,注意食物色、香味。

  3 为病人提供洁净,清新的进餐环境。

  4 向病人及其家属推荐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

  5 遵医嘱使用支持疗法:少量多次输新鲜血、氨基酸、白蛋白等。

  重点评价:

  1 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2 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的护理措施是否适合个体。

  六、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相关因素:

  1 营养不良,体质虚弱。

  2 冲洗液外漏。

  3 大小便污染。 

1234下一页>>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