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癌症大国,肺癌死亡率飙升4倍,男性高于女性​

来源:医生在线 2021-09-23

  在中国男性癌症死亡谱中前五位的癌症分别为肺癌(25.9%)、肝癌(15.8%)、胃癌(14.1%)、食管癌(11.4%)及结直肠癌(9.1%),它们的标化死亡率也同样高于全球水平。

  同年全球男性癌症新发死亡病例数5528810例,死亡率140.7/10万。其中前三位分别为肺癌(21.5%)、肝癌(10.4%)和结直肠癌(9.3%)。
  这与很多因素有关。

  首先,癌症筛查的普及不够广泛,例如结肠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可以通过筛查手段在早期发现,但很多患者不了解、嫌麻烦,因而非常可惜地错过了治疗的时期。

  再者,在医疗水平,尤其药物研发方向上,中国距世界前列仍有努力空间,仍存在癌症患者用不上药、用不起药得现象。

  此外,一个地区癌症高发的种类也与其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例如空气污染、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等。

  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的肺癌死亡率增加了近4倍,成为第 一死亡原因,占癌症死亡中的27.3%。在中国,肺癌的分布有其特性,其发病率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东部高于西部、城镇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肺癌发生的主要的致癌因素为吸烟,除吸烟外,危险因素还包括户外空气污染(尤其是PM2.5)和室内固态燃料的使用有关。

  近年来,中国抽烟人数在缓慢下降,然而新发肺癌病例仍未有降低趋势。这可能是因为,抽烟致癌为长期过程,现今抽烟率的下降应该会在未来,导致肺癌发病率降低。

  从70年代到90年代,肝癌、胃癌和食管癌都是常见的癌症,然而到了2000–2013年,这一期间的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在男性和女性间都有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癌症预防与筛查的项目而见成效。

  结直肠癌在过去的20年里的发病率则有上升趋势。

  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可能因为经济水平提高导致人们摄入肉食更多,且同时生活习惯改变、运动减少。

  结直肠癌发病率是与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密切相关的。红肉、酒精、久坐、缺乏运动等会增加发病风险,而适量补充纤维、乳制品则可以降低风险。更多内容可查看往期文章(抗癌博主阿健病逝:这种高死亡率癌症,年轻人确诊大多是晚期)

  目前,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小于世界女性,但在过去的20年里的发病率则有上升趋势,且中国女性诊断的乳腺癌平均年龄为45-50岁,比西方女性要年轻。因此有不少专家提出,中国女性的乳腺癌筛查起始年龄应比西方小。

  若进一步对不同性别癌症新发与死亡数据的观察,不难看出癌症“重男轻女”,即男性的发病数量和死亡数量远高于女性。

  这与男性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例如,男性中吸烟的人数更多,因此肺癌就更多;男性饮酒的比例更多,这会导致很多癌症的发生;此外,还有研究指出,X染色体具有保护作用,男性仅一套X染色体,一旦突变自然就更易患癌。

  尽管新发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侧面也体现出中国经济及医疗的进步,导致寿命变长及癌症检出率增加,但无论如何,癌症发病率上涨确实给医疗造成了不小的负担。因此,癌症知识、相关预防和早期筛查的普及至关重要!

  不过,对于此次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调查为2020年,正值新冠病毒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肆虐。由新冠导致的死亡、人们对去医院进行检查的抗拒,这些对癌症检出率和死亡率的数据是否有影响和影响的程度不得而知。
健康科普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相关文章
没有更多了

提示

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道拓医生在线】并关注就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啦~

知道了~
微信咨询 发报告 电话咨询 98%用户选择 在线咨询 方便快捷